欢迎您来到河北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
联系人:夏副秘书长
电话:0311-83117365 | 182-0321-3387
邮箱:hbjtxh@163.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颐园宾馆办公楼
魅力平泉
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8-16 16:19:57 浏览:
城市简介
平泉位于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素有“京冀门楣、通衢辽蒙”之称。全县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耕地62万亩,辖10镇9乡1个街道办事处,260个行政村、12个社区,总人口4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省少数民族县。
城市地理
平泉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与辽宁省凌源市接壤,北与内蒙古宁城县相连,西邻承德县,南邻宽城县,锦承铁路、承朝高速、101国道、平铁平双公路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遵小铁路、承秦高速和京沈快铁等骨干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后,平泉将成为连接东北与华北、冀东经济区与辽蒙的交通要道之一,曹妃甸港、天津新港、秦皇岛港的重要腹地。
城市经济
今天的平泉,置身于环渤海、京津冀区域加速崛起的大势,已经进入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平泉生态良好,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达60.8%,是京津唐重要的水源地。平泉资源丰富,特色产业突出。矿产种类达4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25种,开发利用的20种,以铁、铜、金、煤、石灰石、莹石等最为丰富。平泉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食用菌产业特色突出,具备了一定规模,享有“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滑子菇之乡”、“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全国十大主产基地”等诸多殊荣。此外活性炭和酿酒产业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3%;财政收入达到14.38亿元,是2006年的3.3倍,年均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亿元,是2006年的3.9倍,年均增长3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705元和5677元,分别是2006年的1.87倍、1.94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3.4%、14.1%。在总量壮大的同时,质量效益同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4.4%,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到40.8%。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旅游资源
平泉位于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素有“京冀门楣、通衢辽蒙”之称。境内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包括8个主类、23个亚类、61个基本类型。平泉县契丹文化资源独特。平泉县是契丹族发祥地、辽代贵族捺钵之地、大长公主归葬地,拥有包括传说、古暮群、石刻、古城遗址、文物遗迹等多种形式的契丹文化资源,种类丰富,高品级资源较多,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科普教育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平泉县生态环境优越。平泉县低山丘陵广布,森林植被茂密,以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小黄山、凤凰岭为代表,其中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在我国现有的国家森林公园中规模和质量堪称一流,气候条件优势明显。平泉饮食文化资源丰富。平泉的特色饮食和传统小吃,种类丰富,美誉度高,历史年代传承久远,部分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工艺性,其营养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具备旅游开发的巨大潜力。平泉特色产业突出。平泉活性炭、食用菌、山庄老酒三大产业特色突出,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优势。有利于开发工农业旅游及旅游商品项目。平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众多。平泉有红山文化、汉文化、辽文化、清文化等,代表性的有会州城遗址、顶子城遗址、花子洞遗址、南大街历史街区、清真寺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教育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平泉县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处(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泽州园),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会州城遗址),省级8处(大长公主墓等),县级(娘娘庙、喇嘛洞遗址等)342处。现有较大规模宾馆、酒店等住宿设施十多处,床位达到2000多张,其中四星级酒店2处,床位330张。近年来,平泉县紧紧抓住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机遇,全力打造“辽河源头、契丹祖源、中国菌乡、神州炭都”四张名片,积极探索具有平泉特色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之路,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态势。
城市前景
平泉县本着在继承基础上开拓发展,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坚持实施“工业强县、农业兴县、文化活县、商贸旺县”发展战略,打造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全力繁荣文化产业。着力培育“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特色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五大产业,努力把平泉打造成为聚贤集能、富商安商、创业兴业的广阔天地,打造成为背靠京津唐、辐射冀辽蒙、沟通关内外的区域性商贸中心,打造成为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文明祥和的生态山水园林城市,打造成为三省区交界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县份。